2017年10月3日星期二

1%的灵感比99%的汗水重要


1%的灵感比99%的汗水重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248f910100iy9y.html

1%的灵感比99%的汗水重要
 文:高伟
    对孩子们进行励志教育,我们经常拿出来的一句话著名的话语就是:成功是由于99%的汗水和1%的天才组成的。我们多么愿意小孩子们为了成功付出汗水!我小的时候就是这么被长辈励志着的。我们现在也用这句话来励志我们的下一代。有一天,我在一篇文章中读到,那句名言的后面其实还有一句被我们删掉了,那就是"而这1%是无比重要的"。现在我们明白了,这句话完整起来其实是这样的:"成功是由99%的汗水和1%的天才组成的,而这1%是无比重要的。"这是一句好心好意的断章取义。可是再好心好意,也是断章取义。
    想到这些,是缘于看了今年某省的高考作文。这篇作文给了一个材料,按这个材料写文章: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狼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里面天生就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胚胎,一个人就是没有接受任何教育,他一定会按着自己的精神胚胎去长的。这个精神胚胎就是他本原的兴趣。撒腿快跑就是兔子的精神胚胎;灵敏的嗅觉是狗的精神胚胎;游水弄潮是小鸭子的精神胚胎。让兔子去参加短跑比赛,让狗去抓逃跑的坏人,让小鸭子做游泳健将,兔子高兴狗狗高兴鸭子高兴,兔子家长狗狗家长鸭子家长也高兴;大小动物们各尽其职,各得其所,各取所乐,动物国家也高兴。最可笑的"文明"是什么--就是让兔子去学游泳,让小狗去骑自行车,让乌龟去做长跑健将。野鸭子两条腿能游泳,可兔子四条腿就是不会游泳。就像鸭子都当动物游泳奥运会的世界冠军了,它照样在跑道上跑不过兔子。
    那1%的灵感或者天才就是这么回事儿--选对每一个生命的精神胚胎。然后,每个生命再付出那99%的努力。然后才有生机勃勃的个体生命与安稳的休闲生活。
    人类看起来只有两种人:男人和女人。人类看起来长出来的器官都很一致,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四个肢体一套功能齐全的内脏系统和一套奇妙无比的生殖系统,可是人类自身的差异差老鼻子了,数以亿计的人就是一个动物园,有的人有狗的兴趣有的人有猫的乐子有的人属大象的沉静有的人似猛虎的英武。我们把人类关在一起最好的学习,其实应该是引导幼小的人类找得出来自身的兴趣,也就是上苍培植在其生命中的精神胚胎,而不是按照成人的愿望移植一个另外的种子,尽管这个种子能够按照我们的愿望,长出来以后能挣大钱当大官娶美女嫁精英的外在模样。让喜欢音乐的孩子去学琴,让兔子一样的刘翔们去跑赛,让善弄经济的人去炒股,让热爱诗歌的人去写诗(就像我,即使全世界的人都不念诗了,我一个人照样写得病句子乱飞)。呵呵,太理想了,价值观严重扭曲的人类上哪里有福分轮到享受这样的理想?
    我们得先安家立业,得先把房子车子置办得像样,然后才有可能停下来想想自己最乐意干什么。事实上是这样的:等到我们把物质方面的家把什儿办利索了,我们也老旧得差不离了,身心被拧巴的生活早就折磨得迟钝了。我们内在的精神胚胎也早就被我们自己给灭了。有多少人,就那么像个虫子似地跟着一天一天的日月轮回,生命里面哪里还有造物恩赐给我们的神性?  

==========================================



1%的灵感比99%的汗水重要

http://txxwlh.blog.163.com/blog/static/12683701020099741836612/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 4

    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将决定家庭生活幸福的程度。无论父母的事业多么成功,孩子的教育一旦失败,整个家庭就陷入灾难。

  然而,中国教育最严重的问题,既是社会问题,也是家庭问题。既在校长那里,也在家长这边。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

  这本书的观点是,只有父母改变,才能引发孩子改变……

  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

  不过,我们无论怎么期许这个孩子,希望他能够生得健康、健壮、聪明、漂亮,成长得顺利,但是任何一个孩子生下来,其实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什么意思?任何一个孩子生下来之后,你都会发现,世界上并没有真正完美无缺的人,也许只有在童话中、在神话中、在幻想世界里才有尽善尽美。比如大家看我是个矮个子,有人可能要把我称为几等残疾,不过如果不和别人作比较,我也不会觉得自己太糟糕,但是一跟别人比较,就会发现自己确实长得勉强了点。这样的比较,其实可以在各个方面进行,只要一作比较,每个孩子都有短处,也都会有长处,关键是你用什么样的目光看待这个孩子,所以,也可以说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你的标准才是最大的问题,社会的标准才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我们身上有多少改变不了的东西

  同时,我们还会发现一个孩子出生后,他身上有很多东西都是一次性给定的,比如出生在什么家庭、什么时间、什么国度、什么地区,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你一生的因素。又比如,我刚才提到身高,可能遗传所起的作用就非常的关键。像我这样的人,如果选择体育运动项目的话,可以选择乒乓球、体操、举重等,根本没办法选择篮球、排球这样大个子的游戏。你看姚明,他是中国新一代运动员的杰出代表,身上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品格,但是要说到起核心作用的还是他的身高。我相信他一辈子都会感激他的父母,他的父母一辈子也会为自己的遗传优势感到自豪,正是因为有了身高这份傲人的优势,姚明才踏上了通向荣誉、财富、影响力的卓越之路。说起来,这样的“给定”,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给定”,比如像我母亲所关心的“健康与健全”,其实正是遗传里面更让人紧张、揪心的东西。一个孩子生下来,“什么也没多什么也没少”,至少决定了他一生的生命的某个水准线,这样的水准线我们进入了,可能你觉得没什么,但是对那些身体有残障的孩子而言,他为了达到普通人都习以为常的水准线,不知要多付出多少倍的努力啊。身为父母,我们目光既可向上,也要向下,要珍惜孩子已经具备的,把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正常的普通人,恰恰就是一种努力的方向。

  在我们身上,除了刚才说的这些“给定”之外,我们的智力状况往往也受遗传巨大的影响。这些既包括我们智力的总体水平,也包括我们的具体智能分布状况,比如像美国教育家加德纳所说的人的“多元智能”,它既强调人的智能其实是在不同的领域分布的,又指出人的智能其实也都是有长短项的,类似于“上帝关上你一扇门,就会打开你另一扇窗户”。当然你从遗传中所获得的智力状况,往往决定你的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以及你能够达到的高度。按照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的观点,这是一种生命的“自然”,这个自然就是天生如此,不是外力所加予的,也就是你生下来身上所具有的东西是最重要的。

  每个人有了最基本的身体条件、生活条件、教育条件,你身上 “自然”有的潜质就能得到发展。但是,真正的问题却是,我们作为父母,如何去判断,如何去抉择与帮助呢?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有可能既不理解,也缺乏期待,更缺乏鼓励,因为我们不明白孩子身上到底具备了什么潜质,这些潜质又将怎么发展,我们对待孩子最好的方式又是什么?

  我们往往只会作最粗心的评价,也就是看你的成绩是多少,做简单同时不太负责任的比较,比如有时孩子成绩不佳,你一看某某的孩子,他父母受的教育都不如我们,成绩怎么比我的孩子好,或者人家读一遍就会了,你怎么读十遍还不会呢?其实在会与不会背后,都有每一个生命自身的秘密在里面,有的光靠勤奋还真不能解决问题。

  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域

  我们在很多学校的墙上都可以看到一条爱迪生的格言,叫做 “成功等于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这个格言所强调的意思大家都耳熟能详,也就是所有成功都是勤奋努力的结果,只要勤奋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而无数成功者的事迹也在不断地佐证着这句格言,以至很多不成功者往往要承受双倍的痛苦,一方面是不成功的沮丧,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对自己还不够努力的自责。我女儿读初中时就对她妈妈说过“我为什么这么努力了,成绩还不能提高”这样的话。让人想不到的是爱迪生的这句格言,还有另一半,他说的是,“但是那1%的灵感最重要,甚至比99%的汗水还要重要”,他不是和大家开玩笑吗?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啊?他强调的是人身上那个特质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具备这个特质,那么你在这个可能 “不属于”自己的领域,哪怕再勤奋,你能够获取的“荣耀”大概也极为有限。这一点,真是最大的麻烦,也是我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困惑所在。现实情况常常是,只要孩子的成绩没有达到父母、老师、学校、社会所要求的那个标准,你很可能首先想到的不是孩子不努力、不勤奋,就是孩子的努力还不够到位,其实这样的评价貌似很公正,实则忽视了个体差异,忽视了每一个人身上很要命的生命秘密。当然,有的时候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那个“1% 的灵感”可能在某个阶段,它是混沌一片的,而到了另一个阶段,它则是灵光闪现,一下子豁然开朗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好像就是发现和等待的艺术。像华人世界最杰出的电影导演李安考大学考了三次,最后上的是家人并不满意的艺专。而像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天分也并不表现在童年时的语言发展上。这样的迟缓,不在状态其实也不是什么特例,也许每个人都有他的短处,都有他找不到感觉的领域,尤其在童年时因为作为父母你什么都看不出来,你特别没信心,因而他任何的短处,或者不适应学校,不适应学习之处,都成了父母最大的焦虑。说起来,任何发展不平衡、任何的迟钝之处,在今天非常整齐划一的学校教育和评价体系中,落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一种痛苦。我们总是太急了,我们太不愿意给孩子等待的时间了。我们总是把自己的焦虑转化成了孩子的焦虑。

  有一次我到广州一所学校讲生命教育的问题。讲完课,是学校的一位副校长上来做小结,那天她特别激动,流眼泪了,说是非常感激我。感激我什么呢,因为这一天下午她正在家里和孩子作斗争呢。孩子背一首古诗,背了一个下午还不会,母亲在边上早就听会了。我想这样的事在生活中也是时有发生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评价。一个孩子,他背了一个下午的古诗还背不出来,你首先不能说他不用功,甚至也不能急着说他不用心。他的不会一定有他的问题,就好像一个机器的螺丝可能没拧紧,某一个小的窍门没有被打开,某一个灵感的闪现点没有被点亮——这一切要是他自己能知道,能改善就好了。可是问题恰恰在于这样的“知道与改善”正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所在,是需要做大量工作的,有时也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对父母而言,不是生气,不是责怪,更不是失望和恼怒。好父母就是有耐心的人,等待孩子思维的觉醒,鼓励他的觉醒,相信他,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总是保持自己的信心,即使等不到孩子真的“觉醒”的那一刻,也不泄气。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